当江苏地矿六十周年的欢歌笑语慢慢平静,当我在余音绕梁中回首那些与近300人的演职人员团队一同奋战过的日子,感慨万千。
真诚与付出 这是我作为一名参演人员最大的感受,为期数月的排练周期,为了不耽误本职工作,大多时候是利用中午午休和周末时间进行排练,这其中有多少次推倒重来和默默付出不再细说。我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但是却都实实在在的想为江苏地矿60年的华诞贡献点什么,这种想法到最后仿佛成了演员心中的一种执念。我们确实不专业,但再多练一次也许就更靠近专业一点,舞台效果就能更好一点。渐渐的,我看见微信群里不再有表情包大战,而是开始讨论下一次排练的时间,也从一开始老师催促我们排练,到最后我们不断要求老师帮我们多排几次。当演出结束后我拿起手机,看见朋友圈刷屏的“有我参演的江苏地矿六十周年演出圆满结束”,我相信对所有参演人员来说,所有的付出都已值得,所有的真诚都已有回报。 极致与遗憾 我也有幸在其他同志工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节目视频制作的收尾工作和其他一些事务。这其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整个导演组和创作团队对整个节目效果近乎吹毛求疵的整体要求,仅我所知道的各类碰头会、统筹会就不下20余次。从视频中每一个画面的取舍,到每一套服装的筛选;从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的斟酌,到每一个站位每一个灯光的调整。每当我深夜和导演组进行细节确认时,我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回复,那一刻我明白所有点滴呈现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彻夜不眠。这是对艺术极致的追求,也是对自身工作的崇高责任。我记得节目结束后我碰见导演组的人员,那一刻他们笑谈道“今晚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吃个饭,也可以好好睡一个觉了”。 当然,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也想说,这其中仍因各种原因,特别是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存在不少遗憾,许多细节仍离导演组的初衷有不少差距,借此致歉,还望谅解。 自豪与骄傲 也请让我以一名江苏地矿人的身份,说一说那份内心的澎湃。作为一名入职近十年的江苏地矿人,我不敢妄言能和老一辈地矿人一样,见证风雨启程的艰难困苦,但我在演出现场目睹了许多老前辈的热泪盈眶。我也不敢妄言同如今少壮的江苏地矿人一样,辛勤描绘出“十二五”以来江苏地矿蓬勃发展的宏伟蓝图,但我看见最后合唱“勘探队员之歌”时,每一个江苏地矿人自信而坚定的目光。我想,我应该能和无数年轻一代的江苏地矿人一样,为能参与这样一次活动而自豪,也为能见证江苏地矿一甲子后新征程的起航而骄傲。 最后,我想引用许多小伙伴演出后说的一句话“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一场活动,才真正感受到江苏地矿人凝聚的力量。” 奋进吧,江苏地矿!(王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