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为一地质服务专业性强、技术力量水平高、富有开拓创新性的年轻化部门。监测中心以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性服务工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地质环境监测服务类市场化经营项目,形成公益性技术服务工作及市场化经营并重的产业格局。 一、履行社会公益职能,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筑牢坚实基础。近年来,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承载着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日常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南京市地质灾害“三查”及相关应急调查、处置。2018年汛期累计出近500余人次开展地质灾害汛期巡查,同时编制地质灾害调查简报40余份,保证了南京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近期,中心人员克服降雨、严寒等困难,完成了南京市2018年度256个地质灾害点的核查工作,充分总结了南京市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查清了地质灾害现状,为南京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开展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监测中心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地质服务的优势,牵头组织单位技术力量,不断丰富、完善集地质灾害点基本信息、核查材料、应急管理、技术服务、速报系统、审批管理等为一体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地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标准化平台。同时按照省局要求积极开展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已与其他地市8个应急中心开展了深入的对接。 三、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始终走在科技前沿。在江北新区首创性地完成了猪头山典型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示范工程建设,该项目克服了无案例参考、无系统平台借鉴等困难,累计投入260余万元,融合了北斗定位和多源数据采集技术,通过构建立体的监测网络,实现远程、全天候自动数据采集分析和智能预警,极大的提高了监测效率和预警准确性,为全省同类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项目提供了借鉴模板,具有重大的推广、指导意义。克服涉及区域广、地方要求不同、矿山情况复杂、监测内容多、数据精度高、施测难度大等特点,出色完成了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牛首山地质灾害监测等重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