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队“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在队党委和隧道事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江苏省地质隧道与地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服务城市轨道、铁路、市政等工程建设为主轴,以软件开发集成和技术咨询为两翼,迎风破浪,奋力拼搏,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党员活动、工会文体活动、职工培训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有声有色;公司产值规模和经营收入保持稳中有升;员工收入较往年有较大的提高,员工精神风貌积极向上;项目的生产安全、技术质量有效管控,服务能力继续获得业内好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行业竞争优势。主要事迹如下: 面对严峻形势,谋划布局,业务拓展取得新的突破 2019年隧道公司的安全风险监控与咨询业务主业受建设规模调整、建设速度放缓等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截止12月底,新增合同23个,合同额1685.98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3.26%;新增产值规模2560.44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46%;到账收入约1800万元,与上年持平。 面对市场严峻形势,公司领导和各部门各项目部员工上下一心,在2018年谋划布局的基础上,2019年的业务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安全风险咨询与巡查业务在原有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保持延续的基础上,开辟了建设期及运营期地铁保护巡查新的市场业务,如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监控与咨询、专家巡查、成都地铁保护区安全风险评估、成都地铁保护区筹备区巡查和运营区巡查等,拓展新业务的第一年2019年合同规模就达到350万以上,成功实现了安全风险监控与咨询主业在轨道交通建设全寿命周期进行布局的目标。 二是系统集成业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证原有中交疏浚、新白广、中铁四局、中铁三局、南通联通、南通电信、通州建总等系统集成项目的基础上,承接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项目、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单位的智慧化工地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盾构监控和环境监测系统项目),2019年合同规模近百万。 三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关联产业稳步发展,依然有较大的发展后劲。2019年,入围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组织实施的南京地铁安全保护区施工作业监测数据采集一类供应商,迅速切入地下管线检测市场等领域,新增规模近500余万元;入围成都地铁安全保护区监测供应商,新增规模55余万元。 面向市场需求,创新驱动,行业引领力进一步提升 根据公司的市场调研,互联网+地质或+岩土的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对智能化、智慧化有更高的需求,VR、BIM技术将会更多被应用,企业必须不断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来引领导行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引领力。2019年隧道公司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以下的成绩: 1.实质性推进隧道中心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隧道公司作为隧道中心的实体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与9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签订了开放基金申请合同共110万,对开放基金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跟踪,部分课题进行了中期评审。 2019年12月,坤拓公司继2016年后又一次通过国家级高新企业认定。 2.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实施“智慧一队”隧道公司试点工程 根据队今年重点工作部署,“智慧一队”在隧道公司进行了试点。作为试点单位,隧道公司积极参加调研和专家交流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为“智慧一队”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智慧监控中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智慧监控中心”,并通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19年,完成了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文明一队”信息管理平台等工作;承担了“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于12月底,基本完成了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初步搭建了“我的一队”手机APP系统框架,进一步充实智慧展示中心平台内容,实现高效移动和远程办公。 3.加大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丰硕 2019年,隧道公司开展横向科研项目7项,新中标外部科研项目1项,企业内部研发立项项目6项。研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1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部级奖1项,市厅级奖2项,获省局2018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坤拓公司顺利通过高企复评申报工作;参与编制行业规范1项,出版1本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申报队级课题2项。 4.坚持创新引领,新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隧道公司志在打造隧道与地下工程全产业链服务,围绕产业链正在积极培育工程咨询、地保评估、地下管线探测等产业。 2019年,隧道公司完成《启动市江莲路(9号路—大提路)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程咨询项目,同时成功入围江苏德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合格供方,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迈出工程咨询业务的第一步;地下管线探测市场的业务量逐年增加,凭借工程的质量和服务体验,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新购置新型管道CCTV检测系统,并于11月顺利通过CMA资质检定(计量认证)资质,有效地增加和填补我队在管道检测方面的技术储备与设备空缺,设备采购后顺利完成了建邺区2020年清疏修缮实施片区排水管道摸排检测项目,经济规模达到100万元。 隧道公司科研技术部完成的第一个成都地铁保护区评估项目,获得了专家充分肯定,新中标的成都地铁保护区巡查、监测等相关项目正在陆续开展中。为地铁运营阶段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将成为隧道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坤拓公司已着手研究VR和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监控与巡查中的应用,研发成功将作为信息化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项目为抓手,规范管理,技术质量安全可控 坚守红线,保安全 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各项目部资金使用和管理,完善资金申请、报销审核和台账管理制度。加强各项目部安全教育,按制度要求开展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交底,定期开展项目部自查、隐患排查,特别是重大节会期间,提前开展安全培训和交底工作。加强项目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廉政意识和隐患排查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公司领导定期带班深入各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项目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项目部和办公区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公司有专项安全费用,用于发放劳保用品、高温费和其它安全措施费用。2019年度隧道公司安全生产管控平稳有效,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加强技术管理,保质量 以项目为抓手,进场服务前编制工作大纲,包括工作质量目标、岗位职责、服务内容、日常业务计划、业务工作流程、技术标准要求、审核审批制定等,隧道公司在成都、石家庄、常州、南通等10多个城市轨道交能咨询服务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以人才为核心,培养善用,增强企业发展力和影响力 作为高技术服务领域的隧道公司,人才必然是核心。因此公司领导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并特别注意因人善用。 1.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制订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考核薪酬制度,主要包括专家级人才、技术领头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组长、技术骨干、技术员等,细化考核方案,并不断完善改进,稳定人才队伍,切实提高公司的技术能力。对高端突出人才进行特殊分配和奖励,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建立博士工作室和科研技术部,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2.建立促进技术进步的技术交流、培训制度 为了促进人才的成长和进步,公司积极组织和参加行业相关的各类学术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与业内资深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合作,了解当前行业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2019年,隧道公司承办或协办的的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流、学术论坛活动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研讨会”、“第一届江苏省地下空间学术大会”、“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培训”、“江苏省地质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岩土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等10余个。 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公司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术培训。2019年,隧道公司以外培和内培方式组织各种技术培训。外培以继续教育和上岗证培训为主,培训35余人次,内培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针对各专业特点邀请院校教授来进行技术指导或讲座。坤拓公司还在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的支持下聘请学会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长期进行技术指导。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文化氛围 2019年公司围绕“文化一队工程”,将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以一队“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全国文明单位的标准来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的凝聚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公司已形成制度经常开展各层级(如公司级和项目部级)的多种形式的工会文体活动,通过融入式活动,让员工感受公司的关心,体会公司的发展,并与公司共成长。 公司有多个项目部长期在外地,公司对驻外员工制定了驻外补贴和探亲休假制度,同时还邀请其家人座谈了解其家庭困难,给予能及的帮助,力求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六、结 语 2019年度,隧道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满足,需要清醒的面对市场形势,苦练内功,需要我们全体职工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
|